九旬院士“一站到底”令誰臉紅
不久前,91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程大學教授楊士莪再次走上講臺,為本科生講授“振動與聲基礎”第一課,全程“站著講”。媒體報道,從教70年來,楊士莪總是站著給學生講課,被譽為“一站到底的院士”。
九旬院士“一站到底”給本科生上課,不僅受到學生熱烈歡迎,也引起很大的社會反響。輿論盛贊老院士以“一站到底”的師者風范,為學生點燃科研報國的夢想,這種言傳身教如同行走的“旗幟”,展現了一名老師的純粹。
這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武漢大學的測繪學“院士天團”?!皽y繪學概論”是武漢大學測繪學院本科新生的基礎課,從1997年9月開始,寧津生、李德仁、陳俊勇、劉經南、張祖勛、龔健雅、李建成等7位院士先后加入教學團隊,為本科生共上一堂課。去年12月31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迎來82歲生日。他說,這一年他最開心的事,不是獲得各種獎勵,而是教師節(jié)當天在講臺上度過——當天他正準備講課,誰知臺下200多名大一新生一起唱起了《感恩的心》,并向他獻上鮮花。李德仁覺得有些不好意思:“老師給學生上課,不是應該的嗎?”
誠如斯言,老師給學生上課本就應該。大學里的院士也好、教授也罷,撇開各種頭銜,老師終究還是老師,傳道授業(yè)解惑是為人師者的本分。不論是學有大成還是身居高位,內心始終不忘作為老師的身份,盡最大可能為教書育人、為激勵后學多做一些事情,正是為人師者的應盡之責。反觀現實,一些人卻在狹隘的名利追求中迷失了方向。
比如在某些大學,講臺上幾乎都是年輕老師,一些學術上稍有造詣的老師整天忙于做項目、發(fā)論文,甚至出現“教授需要給本科生上課嗎”之類的爭論,很多人認為教授給本科生上課是“大材小用”。殊不知本科教育是大學教育的最基本環(huán)節(jié),也是各學科人才培養(yǎng)的基礎。有的大科學家、高齡院士尚且堅持給本科生上課,一些年富力強的教授、副教授怎么就“瞧不上”?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強調要深入推進高等學校教師考核評價制度改革,突出教育教學業(yè)績和師德考核,將教授為本科生上課作為基本制度。2021年初,教育部也明確要求“把教授為本科生上課、論文指導等納入本科教育評估”。經過多年努力,我國高校教授、副教授的上課比例總體上已有大幅提升,但依然存在不同學校落實情況不均衡的問題,有的老師課雖然上了,但備課沒用心、質量沒跟上,離人們的預期還有距離。
大學首先是一個學習場所,人才培養(yǎng)也是其第一職責。一方面,各高校應繼續(xù)嚴格落實教授、副教授上課制度,在具體考核上,真正把教學成效擺在應有位置、使之占據應有的評價比重,同時盡可能壓縮開會、報銷、評估、考核等事務性工作,讓教授、副教授有更多時間備課、上課。另一方面,年輕教師也應自覺向老一輩學習,恪守“教書育人”的本分,自覺地把更多時間和精力向教學一線傾斜。
回過頭看,受到學生們“團寵”后李德仁院士的“不好意思”,該令多少瞧不上“給本科生上課”的人不好意思!堅持“一站到底”的楊士莪院士,不僅給年輕學子上了一堂精彩的專業(yè)入門課,也給很多為人師者上了一堂深刻的思想教育課——不論眼前多么浮躁,當老師的努力把學問做好、用心把書教好,就不會失了本分、忘了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