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0年前,紅山人模擬真人塑造了“她”
????女神像:中華民族“母親”的模樣
????王 研
????作為聞名海內外的重大考古發(fā)現(xiàn),牛河梁遺址帶給人們的記憶是多樣的,若從中選擇最鮮明、最直觀、最生動的一樣,許多人會把票投給那張來自5500年前的面孔——女神像。今天,當我們想象著中華文明曙光從這片土地上初升的景象時,女神像就像是一把鑰匙,為這段追索之旅打開了大門。
????牛河梁遺址位于凌源市與建平縣交界處。
????據(jù)說牛河梁三個字原本是地圖上找不到的,后來因山間有條牛兒河才有了牛河梁這個地名。
????牛河梁遺址的核心保護區(qū)面積約有8.3平方公里,10年前,以該區(qū)域為依托,牛河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以下簡稱牛河梁遺址公園)項目正式啟動建設。
????10年過去了,如今的牛河梁遺址公園吸引著各方來客,已成為遼寧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之一。
????每年四五月間,隨著氣溫回暖、綠意漸濃,101國道上駛往牛河梁遺址公園的車輛也漸漸多起來。采訪當天,記者在牛河梁遺址博物館外的廣場上遇到一群隨學校來參觀的中學生。問起學生對牛河梁遺址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他們中的幾個指著不遠處偌大的女神像雕塑說:就是她!
????在網(wǎng)上搜索“牛河梁”相關圖片,所見最多的就是女神像,而從文化推廣的角度來看,女神像也是最為鮮明的符號。小說、舞劇、評書、動漫、影視劇本……近年來,出現(xiàn)了一批以“紅山女神”為主角的文化產品,充分說明女神像對大眾具有很高的吸引力。
????“紅山文化的考古新發(fā)現(xiàn),哪一項都是極為重要的,不過,如果問我哪一項發(fā)現(xiàn)更為難忘,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是女神頭像的發(fā)現(xiàn)?!北蛔u為“紅山文化研究第一人”的考古學家郭大順守望牛河梁將近40年,對他來說,35年前女神像出土的那一刻,仍清晰如昨。
????她是牛河梁遺址的代言人
????牛河梁遺址承載的歷史發(fā)生在遠古時代,沒有任何文字存世。除了通過考古發(fā)現(xiàn)來做出推測和判斷之外,更多的時候,我們只能憑借想象去勾勒當時的景象。但這種神秘氣質,恰是牛河梁遺址的魅力所在。
????在關于牛河梁遺址的諸多猜想中,紅山人的容貌身形、生活方式最令人好奇。1983年深秋,當女神像正式出土時,5500年前發(fā)生在這片土地上的故事似乎一下子有了清晰的線索。
????郭大順的專著《紅山文化考古記》以《五千年后的對話》為題,詳細記述了當天的情景:
????“這幾天人塑像殘件接二連三的發(fā)現(xiàn)使參與發(fā)掘的考古工作者都有一種預感,可能有更為重要的發(fā)現(xiàn)在等待著。
????“挖掘剝離更加小心翼翼,接著,頭額、眼部已顯露出來。一尊女神頭像終于問世了。
????“她仰面朝天,微笑欲語,似流露著經漫長等待后又見天日的喜悅,于是人們一齊圍了上去,攝影師及時抓拍了這一瞬間?!?/p>
????攝影師拍攝的照片被命名為《五千年后的歷史性會面》。此后30余年間,這幅照片被不斷引用,轉載次數(shù)難以統(tǒng)計。與此同時,女神像也如牛河梁遺址的“代言人”般,廣為人知。
????馬瑞才是毗鄰牛河梁遺址的馬家溝人,也是女神像出土的見證者之一。他說自己記憶深刻的一幕是:考古學家魏凡雙手捧著女神像,走下山崗,走回馬家溝考古隊駐地?!拔夷菚r才二十出頭,雖然不懂考古,但看到女神像捧在考古隊員手中的樣子,也覺得很震撼?!瘪R瑞才現(xiàn)在是“牛河梁遺址第一地點”展館的守門人,有時,他也會和參觀者聊起自己的見聞,與女神像間的特殊緣分讓他頗為自豪。
????她讓炎黃子孫第一次看到祖先的形象
????如果說女神像給人的感性記憶是非常強烈的,那么,對于它的理性的、科學的認知則更加證明了這一考古發(fā)現(xiàn)的重大意義。
????女神像高22.5厘米,基本是真人大小。《紅山文化考古記》一書中描述其面部呈鮮紅色,唇部涂朱,為方圓形扁臉,顴骨突起,眼斜立,鼻梁低而短,圓鼻頭,上唇長而薄,額部隆起,耳朵較小,面頰豐滿,下頜尖圓。郭大順認為,女神像是高度寫實的,應該是被神化的祖先偶像。
????1986年,郭大順和另一位考古學家孫守道在《文物》雜志上發(fā)表論文《牛河梁紅山文化女神頭像的發(fā)現(xiàn)與研究》。文章指出女神像“是研究古代中華人種學和民族史的典型標本”,“使億萬炎黃子孫第一次看到了用黃土塑造的5000年前祖先的形象”。
????郭大順師承我國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蘇秉琦被譽為考古學界的一面旗幟,曾多次到遼寧考察。牛河梁的發(fā)掘和研究工作,可以說是一直在蘇秉琦的指導下進行的。1987年9月,蘇秉琦在牛河梁遺址的考古發(fā)掘工地住了3天。郭大順回憶說:“蘇先生非常仔細地觀摩了女神像?!贝撕?,蘇秉琦高度評價說:“女神像是由5500年前的紅山人模擬真人塑造的神像,而不是由后人想象創(chuàng)造的‘神’,‘她’是紅山人的女祖,也就是中華民族的‘共祖’。”
????中國考古學之父李濟很早便提出,中華民族的祖先在長城以北。早在20世紀50年代,他曾在文章中寫道:“中國古代史的學者,同研究中國現(xiàn)代政治的學者一樣,大概都已感覺到,中國人應該多多注意北方:忽略了歷史的北方,我們的民族及文化的原始,仍沉沒在‘漆黑一團’的混沌境界。2000年來中國的史學家,上了秦始皇的一個大當,以為中國的民族及文化都是長城以南的事情?!薄坝梦覀兊难劬?,用我們的腿,到長城以北去找中國古代史的資料。那里有我們更老的老家?!?/p>
????幾十年后,牛河梁遺址有力證明了李濟的判斷,或者我們還可以更大膽地說,女神像讓世人看到了中華民族最初的“母親”的模樣。
????她改變了歷史研究的現(xiàn)狀
????對于中華民族的“母親”,世世代代流傳著許多故事,有人說她是女登,有人說她是華胥,還有人說她是女媧,也有人說她是嫘祖。然而,這些遠古女性多是傳說中的人物,她們的形象是后世運用想象力和藝術手法創(chuàng)作出來的,直到牛河梁女神像出土,我們才真正看到她們的樣子。
????10年前,時任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領隊的呂學明和牛河梁工作站站長朱達合著了一本書,名叫《重現(xiàn)女神》。書中專門論述了“女神與女祖”:
????“在古代社會,在世界范圍內,女神象征著生育、大地和收獲,作為一個群體和民族生命力、延續(xù)力的體現(xiàn),受到廣泛崇拜”,“牛河梁的女神崇拜已經脫離了早期的生殖崇拜階段”,“轉向對先人的崇拜為主”。
????由此可見,女神像所代表的不是想象中的人物,而是有真實原型的,是接受后世子孫崇拜敬仰的人。
????事實上,女神像并非孤品,牛河梁遺址出土的是泥塑神像群。考古工作者對女神廟進行試掘后,發(fā)現(xiàn)了很多殘塊,除了女神像,還有腿部、手部、眼球、肩部、乳房等,根據(jù)研究,是分別屬于七個個體。另外,在女神像旁邊,還發(fā)現(xiàn)了相當于正常人體兩倍到三倍的人體塑件,顯然屬于大型塑像群體。
????郭大順在《紅山文化考古記》一書中指出,從世界范圍看,在距今5500年前后的各個文明古國中,像牛河梁遺址這樣大規(guī)模的泥塑神像群,并無先例,稱得上“海內孤本”。正因如此,郭大順強調,牛河梁女神廟發(fā)現(xiàn)最重要的意義就在于,不僅發(fā)現(xiàn)了明確的廟宇,更發(fā)現(xiàn)了廟內供奉的神像,表明已經具有了宗廟的雛形,由此改變了中國奉祀祖像的宗廟從上古到近古迄無例證的狀況。